• 产品
      • iDataCenter
      • iDataAnalyzer
      • iDataInsight
      • iLab
      • iComputeHub
      • iKnowledge
      • iCollector
      • DataProducts
  • 解决方案
      • 材料领域
          • 材料研发
          • 材料检测
          • 材料生产
      • 装备制造业
          • 汽车与交通运输
          • 航空航天与国防
          • 能源与化工
      • 技术前沿
          • 材料基因工程
          • 集成计算材料工程
          • 材料信息学
      • 角色
          • 材料研发人员
          • 管理人员
          • 教授
          • 学生
  • 服务
      • 计算与仿真服务
          • 第一性原理计算
          • 热力学与动力学计算
          • 微观组织模拟
          • 计算流体力学
      • 解决方案咨询服务
          • AI+研发数字化解决方案的领导者
  • 合作生态
  • 关于MatAi
      • 了解MatAi
      • 行业认可
      • 新闻中心
      • 加入我们
      • 联系我们

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MatAi(材智科技)为您提供专业新鲜的行业动态

首页 / 新闻中心 /

MatAi | AI设计轻质高强铝合金:材料研发正在进入“解题模式”

发表:2025-08-18分类:专业资讯

在金属材料行业,常有人这样形容新材料研发: “就像在黑暗中摸索,要同时追求强度、轻量和成型性,每调一个成分,都像在扔骰子。”

这不仅是研发工程师的真实写照,也是材料创新最常见、最棘手的难题之一。

今天我们分享一个典型的场景:一款“既要高强、又要轻,还得可加工”的铝合金,是怎么被我们AI系统设计出来的?


01 背景:新一代轻量化铝合金材料需求

在新能源汽车、轨道交通、航空航天等领域,“轻量化”已经成为材料设计的核心目标之一。尤其是铝合金,凭借其低密度、高强度和良好的加工性能,已经成为结构材料的主力军。但在实际应用中,企业往往提出更苛刻的复合性能需求:

  • 要强度高:承载更大、抗变形
  • 要轻得多:整体重量越轻越节能
  • 要韧性好:不能一碰就碎,避免脆裂
  • 还得能批量造、成本要低

而这些性能,往往不是单一可以优化的,而是互相“打架”的目标

  • 强度高了,韧性就容易下降
  • 想要轻质,强化元素就得减,强度又不够
  • 成本控制严,贵重元素用不了,又影响性能
  • 再加上热处理方案、冷却方式、工艺窗口的影响……

材料工程师面前的,就是一个高维复杂、多目标冲突、无固定解的系统性难题


02 传统的研发方式:经验 + 试错 + 时间

在以往的流程中,材料研发大多这样展开:

  1. 参考文献或业内经验,设计1~2组“初始配方”
  2. 冶炼制样,热处理
  3. 送去检测,得出性能结果
  4. 不符合?就改一点,再试一轮
  5. 多轮迭代,才能靠近目标

问题在于:

  • 每轮试验周期长,至少1~2周,且有材料损耗
  • 不确定配方方向是否对,存在大量无效尝试
  • 一旦目标复杂(多性能+成本+工艺),几乎不可能靠直觉调完

这时候明明知道自己要什么,却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出来。


  • MatAi如何用AI逆向优化方案来设计材料

MatAi提供的,是一套“多目标性能优化系统”,本质上是一个材料设计的智能辅助平台,它不需要你从配方出发,而是从 目标出发 你告诉它你想要什么,它来帮你找出可能的材料组合

案例:

一家做轨道交通与新能源汽车配件的金属企业,提出了一个研发任务:“我们需要开发一种高强度、轻质、具备良好延展性的铝合金,用于新能源汽车底盘连接件。”

他们给出的材料性能指标如下:

系统如何实现设计这个性能指标的材料呢?

1、输入材料范围和性能目标

工程师只需设定如下信息:

2、优化参数设置

系统使用的是多目标优化算法(如NSGA-II),可在不人为设定权重的情况下,同时优化多个目标,并探索大量方案。

  • 支持黑盒模型
  • 可处理非线性问题
  • 能找到多种“不同权衡策略”的方案

3、寻优:输出多组最优配方案

设置寻优,不一会系统就能返回优化方案,并对其进行结果分析。这些配方和处理方式都能够满足性能要求,客户只需选一个最适合自己工艺或预算的就可以。

这些方案已经过系统自动验证,均满足性能目标,并具备工艺可行性。


总结:让“知道要什么”不再是难点,而是起点

传统材料研发是“从原料到性能”的正向推导;而我们提供的,是一种“从目标反推设计”的新方式。

这套系统让研发人员能:

  • 明确需求 → 直接输入性能目标
  • 模型驱动 → 自动探索组合空间
  • 输出多方案 → 精选最合适的落地路径

从“做材料靠经验”,变成“做材料靠数据”,这是金属材料设计的一次转折。

我们这套系统,不仅适用于铝合金,还适用于:

  • 高强钢
  • 镁合金
  • 不锈钢热处理优化
  • 金属复合材料界面设计
  • 粉末冶金配方设计等

如果你也是金属行业的研发工程师,或者企业技术负责人,正在为“怎么把目标转化为方案”而苦恼,不妨了解一下这个系统,让智能优化成为你实验室的“虚拟材料专家”。

欢迎留言、私信交流,我们愿意为你定制一套属于你的智能研发路径。